祠庙卷——攸县新市仙山祠
2013-11-07 15:35:39          编辑:颜洪 |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10605

  新市镇浟水河东岸田垅当中,突出一个马鞍形的土堆。两端高约六七米,堆长约百米,宽约四米,土质松软,重压成凹,去压复原。土堆独立垅中,树木丛生,花草争艳,这就是县内著名的风景胜地新市打鼓堆,堆上一座青瓦白墙素朴祠宇即是仙山祠。

  为什么平原之地,浟河之滨,田连阡陌,房屋栉比,竟有这样一个神奇的土堆呢?原来是“堆以陂成,名以仙传”。

  相传明朝天启年间攸县大旱,天启七年(1627)擢秀乡民都的乡亲们,谋划在新市(古称万石市)这里建一座新陂,拦河引水,灌溉下游万亩农田。但是,那时生产力低下,人们拦河作陂全凭人工,谈何容易。相传这一举措,感动了“八仙”之一的吕洞宾,于深夜鼓响四通二更天时,从数里之外的斗鸡庙山上取土,送往河岸助工。不料午夜时分,当地一民妇分娩,燃放鞭炮,神仙以为天明,便将土倒在河边。真是“神仙一担土,平地一座山”,取来的万担泥土垒成三座土堆,乡人称之为“神仙三峙”。看来神仙有非凡的本领,却只在暗中助人。此陂建成后取名叫新陂。为纪念神仙圣迹,堆旁建有“仙山祠”。祠前土堆上有直径2.7米的石鼓,故习称此地为打鼓堆。鼓架上有联云:“神仙三峙一担土,擂鼓四通二更天”。

  吕洞宾取土助民修陂,自然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,但是新市垅中千亩良田,自宋元至明清历来是攸县的一大粮仓,号称“万石市”。宋代大诗人杨万里《宿新市徐公店》,生动地描绘了当年新市物阜民给的一个镜头:“篱落深深一径深,树头花落未成荫。儿童急走追黄蝶,飞入菜花无处寻。”这首七绝曾入选全国小学通用语文课本,成了攸县驰名全国一张最精彩的名片。明天启二年壬戌(1622),兵部右侍郎辽东经略使熊廷弼为万石刘氏重修族谱撰序,回忆往昔居攸期间路经万石市,“则见夫万亩展扩,麦秀翻风,绿浪迎人。中起三埠,取象台星,过客骚人所流连而寄思者也。经此则长桥卧波,恍若乘鲤。而列肆以居者,交易日中,万石市在焉……圆海中神仙三峙,弱波潮汐,日月含光,秀灵绵亘,吾特取神仙之胜为贵族之三房祝也。”封疆大吏熊廷弼的这番回忆,足以折射新市在历史上的辉煌,印证打鼓堆的传说由来已久。

  “文化大革命”期间,视打鼓堆为“四旧”,属封建迷信,要铲平这个土堆。几经纠结,至今土堆只剩4米宽,2米高,20米长。堆上翠柏常绿,花草遍地,仍不失为一处小风景。2001年,邻近村民集资复修古祠,祠额“仙山祠”,祠联为“山峙依旧在,仙神此处留”。

  新陂则大为改观。上世纪七十年代,国家投资69.94万元,把原来的木桩柴陂改建成混凝土重力坝,并建有大堤、船闸、进水闸等设施。年引水量为2000万立方,通过左右两条输水流量2立方米/秒的渠道,灌溉新市、大同桥、上云桥三镇2万多亩农田。河床两岸建成整齐的防溃堤。新陂改名为新市河坝,集蓄水、灌溉、防洪、通航等功能于一体。从此两岸水旱无忧,物阜民康。吕祖无恙,定在仙界笑逐颜开!

  作者:周金文

责编:颜洪

攸县新闻
成长ABC
攸视频
直播视频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